【聯合新聞網 / 記者張瑋珊、楊懿/專題報導】
「閱讀快、理解力夠,素養題不是問題」
台北大理高中葛佳源同學表示她看過前幾年學測考古題,素養題從很早以前就有在改了,不是到108課綱才突然有的。她覺得素養題沒有變特別難,只是閱讀習慣的問題,如果看書速度夠快或是理解能力夠,基本上「素養題」就不是問題。「這樣比較能區分大家的能力,考驗短時間抓重點的能力」。不過她也提到考素養題麻煩的是,作題完回去檢查要重新閱讀題目,時間就有點來不及。
葛同學對於素養題能得心應手的祕訣,全反應在她喜歡的科目上,國文、歷史、地理等科目都需要大量閱讀,而她愛看書是從小就養成的好習慣,所以當社會科全結合在一起考,雖然準備起來會比較麻煩,但覺得這種考法比較有素養、跨領域的感覺。
而老師的教學上,會把幾題特別、重要的素養題放在投影片上面,說明以後可能都會以這個方式出題,盡量要看懂這些,「都是從考題上面去講,平常上課也不太教,有的老師會發練習題有的老師不會發,完全靠自己」。她補充道:「很多人都說,高中要靠自己,這個108之前是,108之後也是」。
選擇選修時 也將未來科系一併考量
參與國際活動、接待姐妹校 成最佳學習歷程檔案
108課綱實施後,每間學校發展出獨有的特色選修課程,對學生來說,不再只是上課本裡的內容,而是選擇更多元了,葛同學因為對於人權和公民議題有興趣,所以高一上下學期都選修「國際識讀」課程,由於未來想讀商管或法政,她表示在選選修課時多少會考慮到未來科系,而「國際識讀」比較相關所以選擇。
大理高中的「國際識讀」老師常會邀請學生一起參與國外人權活動,例如飢餓三十或是一些人權活動連署,達成後透過網路申請證書,葛同學表示,「老師很重視學習歷程,所以有跟我們說拿到證書後,加上簡介和心得,還有老師的認證,就是一個很好成果的學習歷程」。
除此之外,國際識讀老師同時負責國際姐妹校的接待,所以讓葛同學有更多機會可以接觸到國外的學生,高一上學期接待了兩所學校,本來下學期還要再接待一所,結果現在因為疫情影響取消了,她大呼好可惜,不過上學期的接待是一個很好的經驗,「跟他們相處是個新奇體驗,用英文、日文簡單對話,也會用手機翻譯,就聊起來了」。藉由學術交流,讓國外學生更了解台灣,也讓我國學生放大國際視野。
師資不足開不了課 學生好遺憾
雖然有選到自己比較喜歡的選修課,但葛同學坦言,學校的多元選修課程開得不夠多,估計是因為選修的人數少或是師資不足而課開不成,她說有時候會跟以前國中同學討論彼此學校開了哪些選修課,她發現有些學校開的課真的多很多,覺得自己學校比較少有點可惜,「我有時候會希望,如果能開放去別的學校上課可能會更好,可是因為一堂課時間,你要過去又要交通,好像不太可能」。
喜歡108新課綱嗎?她誠實地回答「中間值」
當問到整體而言是否喜歡108新課綱?她誠實地說,目前評價大概是中間值,覺得沒有改變太大,「可能108課綱就是希望你高一有個底,高二、高三再去加深想發展的部分,但是我覺得可能不會那麼快」,她認為一年內要確立自己的方向有點太難了,另一邊還需要面對功課,時間好像會不足。
想對學弟妹說的話:
最後,葛同學滿建議即將升高中的學弟妹,在選填高中之前,可以先去了解各高中開了什麼選修課程,是不是符合自己想要學習目標,上了高中後才不會讓選修課淪為「廢課」,如果選到自己不喜歡,或是沒有幫助的課程,「那就可惜了!」