【天下雜誌/王韻齡】
去年9月入學的高一生,每週多出一個下午的「彈性學習時間」,讓學生自主安排學習活動。高一生必須在開學一個月內提出「自主學習計畫」,這些也都會納入學習歷程檔案中,3年後,申請入學大學時,將為大學選才時參酌運用。
還在盛夏暑假中,新北市中和高中於去(2019)年8月2日舉辦一場新生家長說明會。人潮擠爆了活動中心會場,600多名新生的父母甚至爺奶,帶著滿滿的疑問來到現場,最多人踴躍提問的是:身為新課綱上路的第一批學生,未來3年的高中課程怎麼選?什麼是「學習歷程檔案」、「自主學習計畫」?111學年度大考又該如何因應?
這樣的參與盛況不是特例,幾乎發生在去年108課綱上路後的每一所高中。
隨著新課綱而來的新名詞太多,家長一下子消化不了,焦慮感油然而生。中和高中辦了不只一場家長說明會,中和高中圖書館主任郭慧敏就發現,有不少家長幾乎每場都到,「因為有的人一時聽不懂, 或聽完又忘了,所以場中看得出有不少熟面孔」,其實中和高中算是指標型的社區高中,很早就開始為新課綱作準備,像是家長和學生覺得陌生的「自主學習計畫」,已經先行試跑了一年。
根據大學招生聯合會在去年8月31日公布的「大學參採學習歷程項目內容草案」,其中「高中自主學習計畫與成效」被列為校系必選項目,也就是說,未來每一個大學校系收到學生的申請入學案時,都會參考學生的自主學習計畫。
高中生得想清楚自己要什麼、哪裡找資源
高中生是否能善加利用課表上新開的「彈性學習」時間,自主做好生涯規劃與試探,是新課綱精神的具體指標。但對於國中剛畢業,才上高一的新生,是否能完整寫好一份計畫,就有賴「自主學習指導老師」提供指引和陪伴,這也是今年起高中新出現的另一個專有名詞。
目前大多數高中的做法,是由高一各班導師擔任自主學習師,協助一班大約30名學生,在開學一個月內,完成各人專屬的自主學習計畫。
在中和高中負責提供資源與協助的郭慧敏說,高一新生在暑期新生訓練期間,透過上課和宣導,已經了解自主學習計畫的重要性,也開始思考該如何制定計畫,與後續如何執行。她觀察,去年開學後,主動來圖書館的高一生明顯增多了,可能是上完自主學習的第一堂課之後,一時還想不出方向,所以來收集資料,這是今年與往年新生很大的不同。
自主學習不佔學分,每周只有一個下午的彈性學習時間可使用。理想上,同一年級的學生可能都坐在教室裡,但每個人做著不一樣的事,有人開著筆電上網學習新知,也有人忙著手做完成一件作品,或是到實驗室去調配出自己的配方,甚至可以走出校門,去做野外採集或到大學旁聽專業課程。只要能申請到場地,提出一套學習計畫,與學習目標準確對應,再加上老師和家長簽名同意,這些不同型態的學習都是可以被接受的。
不過新課綱上路第一年,很多學校為了安全考量,還是先採取比較保守的做法。
中和高中目前的規範是,今年高一生的自主學習以校內場域為主,高一18個班同時進行,例如,學生如果需要做程式設計,可事先提出使用資訊教室的申請,但如果想去操場打球做自我鍛鍊,考量到同時間還有高二、高三在上課,會互相干擾,所以開放型的空間暫不受理申請;至於校外學習,像是學生如果想去企業實習,也暫不開放,涉及學生安全問題的部分,校內要再討論形成共識原則。
自主學習老師定期輔導學生檢查進度
校風開放的建中則沒有場地限制,學生可以走出校園,前提是「你真的想要學這個,且有外出的必要性」。台北市建國中學教務主任沈容伊舉例,學生如果想利用週三下午彈性學習時間,背著書包去台大實驗室,必須提出說明:為什麼不能在學校裡的實驗室操作,到校外做實驗必要性是什麼?同時也要主動與台大聯繫,確定對方同意且那時段可供使用,整個計畫經過校內審查小組同意和家長簽名的話,是可以成立的。
沈容伊強調,最重要的還是要拿出學習成果,學生都有一份表格,每週做自我進度檢核,自主學習師會在第6至7週查看,如果學生進度落後或提不出具體成果,校方可決議停止他繼續外出。
至於自主學習的主題,都由學生依自己的興趣、專長或好奇的領域,自行決定,可以一人單獨執行, 也可與其他同學合作完成。例如中和高中去年試行讓學生自行擬定自主學習計畫,就有一組學生,運用每週的彈性學習時間,以樂高機器人為主題,先研究如何組裝車子,再架設避走跑道,然後寫程式驅動看看怎樣讓速度更快,最後參加比賽還得獎,這整個過程就可寫成一份完整的成果報告。
「你想要3個人合作,參加科展也可以,即使作品成果相同,但個人的省思一定不同啊!自主學習很重要的一個部分在省思,」郭慧敏提醒高一新生。
建中定5類自主學習型態 助新生聚焦
已經開辦多元選修課很多年的建中,則自訂了一份自主學習計畫說明書,將學習類型分成5大類:學業知能充實(含學科或社團活動延伸、主題閱讀等)、專題實作(含校內外科展、小論文比賽等)、服務學習(含社區服務、生態保育等)、國際教育(含語言學習、出國參訪等)、創意作品研發(含生活發明或改良、藝文表演等)。
教務主任沈容伊分析,這5大類是根據歷屆學長的表現訂出,希望提供高一新生一個思考的方向,畢竟高一生「未定向」者居多,如果自主學習計畫寫得太過天馬行空,執行上會有困難,將來申請大學時也比較無法成為助力。
新課綱下的老師、學生和家長,處在全新未知的狀態中,慌張焦慮在所難免,資深高中老師們給的共同建議就是,既然整體改變趨勢已不可逆,可以抱怨一下,但更要積極去思考如何面對、適應改變,找出最適合自己的迎戰守則。